揚中市巾幗風采:80歲的她用行動詮釋孝道真諦
在揚中市經開區福源村有這樣一對婆媳,媳婦叫姚保英,今年80歲,婆婆徐翠英今年100歲,兩人情同母女,讓人稱羨。
早在30年前,姚保英的丈夫就不幸去世了,留下了兩個未成家的兒子和年近七旬的母親,自那起,她便承擔起了家庭的所有重擔,闖過生活給出的一道道難題,如今,兒孫滿堂的她頭發白了、背也駝了,但卻仍然悉心照顧著比自己更年邁的婆婆。
每天,姚保英都會早早起床,做好早飯,再為剛起床的婆婆徐翠英梳理頭發,扎上整齊的辮子,一起吃早飯、散步。都說婆媳是天敵,但是姚保英卻三十年如一日,毫無怨言地悉心照料著婆婆,向社會傳遞了孝老愛親的強大正能量。
徐翠英患有濕疹多年,隨著年紀越來越大,濕疹也越發嚴重起來,一次,老人濕疹發作蔓延到頭部,導致頭暈目眩,姚保英急忙打電話叫上兩個兒子,全家人帶上老人驅車趕往南京皮膚研究所為老人看病治療。為了方便每天為婆婆擦藥,從醫院回來以后,姚保英又請來理發師為婆婆理了個清爽的發型,每天先是用清水為老人擦洗干凈,再給患處消毒,然后涂上藥膏,終于,老人的濕疹康復了,精神也恢復了。
雖是百歲高齡,但徐翠英身體一直還算硬朗,平時還能幫著姚保英燒火、擇菜,做做小家務。突然有一天,老人臥床不起,接連好幾天也不想吃飯,只能喝點粥湯,姚保英一下慌了神:不吃飯身體怎么吃的消?婆婆拉著她的手勸她說:“我也活了九十幾了,好走了,不用給我看病了,我就是舍不得你?!甭犃似牌诺脑?,姚保英的眼淚忍不住地流了出來,她立即騎上三輪車馱著婆婆往醫院跑。醫生說,老人家只是年紀大了,身體機能下降了,但是姚保英卻仍不放心,堅持讓醫生配了點藥帶回家調理。只喝粥湯不能保證營養,于是她每天早上準備燉蛋,中午熬小米粥,晚上熬鯽魚湯,換著花樣做給婆婆吃,在她一個多月的悉心照顧下,老人又精神了起來,這讓姚保英懸著的一顆心放了下來。
八十耄耋,本是安享天倫的年紀,但在姚保英老人的肩上,卻還扛著照顧婆婆的重任,婆媳相處60年來,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 “孝道”,也為兒孫們當好了榜樣,兩個兒子、兒媳及孫子孫女們都很孝順,經?;丶铱赐先?,送吃送喝。
姚保英對婆婆的孝心,在全村都有口皆碑。面對鄉親們的稱贊,她總是說:“孝老愛親是傳統美德,我只是做了子女該做的事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