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從事新聞、播音工作20余年,從一個人努力追夢到帶領南京市棲霞區的媒體人,一起服務大局、服務群眾、服務社會,為棲霞區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。她就是江蘇省“巾幗建功”標兵、南京市棲霞區融媒體中心主任、棲霞區婦聯執委方玲。
27年,始終熱愛新聞工作
1994年底,恰逢棲霞人民廣播電臺組建,22歲的方玲成為了棲霞電臺“鐘山之聲”的一名播音員。在電臺的那段日子,有苦也有樂。方玲晚上錄新聞節目,之后主持晚間直播節目,所有工作結束后,已經到深夜十二點。因為對播音和新聞工作的熱愛,方玲并不覺得苦,反而樂在其中。
1995年4月28日棲霞人民廣播電臺“鐘山之聲”開播
2009年,方玲從事管理工作,擔任棲霞電視臺副臺長,分管播音主持。她借廣電大樓搬遷的機會,邀請央視專家,對演播室和主持人形象進行全方位的改造和設計,使棲霞電視臺從外到內,煥然一新。2012年底,方玲出任棲霞電視臺臺長,仍堅持參加配音、朗誦等工作。
在參加工作的27年里,方玲從最開始的播音員、記者,到后來的副臺長、臺長、融媒體中心主任,始終貫徹黨管媒體原則,牢牢把握政治方向、輿論導向、價值取向,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為“強富美高”新棲霞發光、發聲。
發聲棲霞 服務大局
棲霞電視臺每年制作與播出電視新聞3000余條,欄目近 300檔,宣傳棲霞取得的成績、創新舉措和動人故事;每年制作公益廣告50余條,每天黃金段播出不低于8次,每月累計播出1000余次,全方位、多層次地宣傳棲霞故事。圍繞主題、主線與重點工作,方玲先后策劃制作《禮贊70年,奮進新棲霞》《改革開放40年,強富美高新棲霞》《對標找差,創新實干,打好棲霞高質量發展攻堅戰》《全面達小康,喜看新棲霞》專欄,以“決勝小康,奮斗有我”為主題,以“微故事”“微視頻”等形式,講述立足崗位為建設小康社會而奮斗的精彩故事,唱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高質量建設“強富美高”新棲霞的主旋律。
棲霞電視臺記者
2019年,棲霞電視臺配合區文旅局與《美麗中華行》欄目組共同制作《一城江山 風雅棲霞》專題片,方玲帶著攝制組馬不停蹄地連續拍攝了11天,成片后在香港衛視、中央電視臺《發現之旅》播出,網絡總點擊量達200萬人次。方玲帶領團隊拍攝制作《夢想走在大路上》《青春快閃 放歌仙馬》《我和我的祖國》三個快閃視頻,其中《夢想走在大路上》在“學習強國”江蘇學習平臺播出,引發眾多關注和點贊。記錄時代 服務群眾
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,方玲通過機制創新、技術保障等手段,助力“兩微一端”的轉型發展。棲霞電視臺連續五年,走進全區9個街道開展遇見“棲霞”大型廣場活動。活動中“楓直播”共制作“視頻+圖文”同步直播9場,近10萬觀眾在線收看活動直播,場均觀看人數達1萬人以上,收獲點贊突破2000人次。采用線上線下抽“雙獎”的活動機制,網絡報名共有300人參與,現場累計報名人數突破1000人次,微信增粉近2萬,客戶端安裝注冊人數近2000人,總觸達人數近40萬。
新聞子欄目《今天我上鏡》讓萬余人走進鏡頭,弘揚棲霞群體文化、彰顯棲霞文明,成為在全市有廣泛影響的特色活動和品牌欄目,觀眾積極參與,十分喜愛并受到業內專家好評。
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始,方玲就帶領全體人員利用云辦公、錯時上班等方法,對棲霞抗疫進行記錄和采訪;防汛期間,她駐守一線,靠前指揮……每天及時發布新聞、新媒體短視頻等作品近500篇,記錄下一段段感人故事和棲霞人奮斗的畫面。
2020年6月9日,棲霞區融媒體中心正式成立,棲霞新聞宣傳工作也進入融媒體時代。作為一名“強富美高”新棲霞發聲的實踐者、服務者,方玲將繼續用奮進書寫芳華,用實干體現擔當,帶領棲霞媒體人守正創新,講好棲霞故事。